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我国科学家破解植物寄生线虫“分子间谍战”

记者24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获悉,该所作物线虫与细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团队日前在国际期刊《新植物学家》发表的最新成果,首次揭示了一种寄生在植物根部的微小生物——甜菜孢囊线虫的“间谍战术”:它们分泌的特殊蛋白,被称为“效应蛋白”,类似线虫派出的“特工”,能伪装成植物自身蛋白,精准破坏植物的免疫系统。这一发现为防治作物线虫病害提供了新方向。

?

植物寄生线虫每年在全球造成超千亿美元的农业损失,危害比普通病虫害更严重,传统农药效果差且污染环境。线虫侵染植物时分泌的效应蛋白,就像潜入植物内部的“间谍”,能篡改植物的生理过程。但这些“间谍”如何精准摧毁植物免疫的核心环节,一直是未解之谜。

研究团队通过发育表达分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在甜菜孢囊线虫早期寄生阶段鉴定出两个关键分泌效应蛋白——Hs28B03和Hs8H07。“我们发现,这两个效应蛋白的作用机制包括结构伪装、靶向破坏、免疫抑制。”论文通讯作者、植保所研究员彭焕说。

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寄生线虫会“劫持”植物细胞的“垃圾处理系统”——泛素化系统来摧毁免疫。“本研究首次揭示了植物寄生线虫通过劫持宿主泛素化系统的独特策略,它将伪装成宿主蛋白的‘间谍’——效应蛋白送入植物细胞内部,如同‘特洛伊木马’,从源头瓦解宿主的防御系统。破解这一‘分子拟态’(模仿宿主蛋白的结构)机制,使我们有机会设计出精准的‘反间谍装置’,为深入解析植物—线虫互作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彭焕说。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州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华为智选鸿蒙智选海雀智能摄像机雀蛋Max是一款专为家庭安全设计的高品质监控设备,支持360无线覆盖,手机远程实时查看,轻松实现全天候守护。该摄像机搭载鸿蒙系统,操作流畅,兼容性强,支持智能识别、夜视功能,清晰捕捉每一个细节。现活动售价499[全文]
    2025-07-02 01:16
  • 【TechWeb】6月24日消息,今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今日在微博发文回答小米YU7两个网友最关心的问题。这次YU7上市,相比去年SU7,把握是不是大了很多?对此,雷军表示,“这一次,我们的信心确实更足了。上个月YU7技术发布[全文]
    2025-06-25 00:54
  • iQOO Neo10 5G手机(12+256G)正在天猫商城促销。其机身颜色为驰光白,存储容量12GB+256GB,套餐类型是官方标配。原价2399元,参加满2000 - 200元活动,再使用国家补贴8.5折起(减329.85元)后,最终到[全文]
    2025-06-25 00:22
  • 【亿邦原创】6月24日消息,据行业消息,为了对标亚马逊的Prime Day,Temu将于6月28日起正式上线的全新“Temu Week”系列营销活动,分85折、8折、7折三梯度折扣。该活动三梯度折扣将面向全类目商品开放,但覆盖的时间段和库存[全文]
    2025-06-24 23:41
  • 在选商务车这件事上,真的是不能只看价格,更不能只看“能坐几个人”。一辆真正靠谱的7座商务车,得能撑得起场面、装得下日常、开得顺手、坐得舒服,还得结实耐用,别动不动就出毛病。而在一众车型中,上汽大通G10 MAX就属于那种让人越用越踏实、越坐[全文]
    2025-06-24 23:54
  • 记者24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获悉,该所作物线虫与细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团队日前在国际期刊《新植物学家》发表的最新成果,首次揭示了一种寄生在植物根部的微小生物——甜菜孢囊线虫的“间谍战术”:它们分泌的特殊蛋白,被称为[全文]
    2025-06-25 00:36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广州热线 gd.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