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我演武则天最合适,因为我能感觉到她。现在出演与过去没有什么不同,江湖可以老,我还年轻。” ——刘晓庆
话剧《武则天》演出现场
现场人气火爆。晶报记者 张羽淳/文 主办方供图
针对武则天的形象塑造,历来为影视创作者所热衷。从黑白电影诞生之日起到今天,关于武则天的影像作品,怕是成百上千部了。
1995年电视剧版《武则天》是其中特别的一个,原因无他,主演是刘晓庆。
当时刘晓庆把武则天从15岁少女一直演到82岁垂暮,年龄跨度之大令人称奇。她对武则天每个年龄段的诠释都收放自如,令人拍案叫绝,这个角色也成了刘晓庆演艺生涯的代表作之一。2006年,她在电视剧《日月凌空》中第二次饰演武则天,后又在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第三次饰演武则天。
仪式感
当我们以为刘晓庆版“武媚娘”只能到经典影视片库去找寻时,已是古稀之年的刘晓庆,再次以武则天的“身份”来到我们身边。5月20日她和话剧版《武则天》一起来到深圳。
当晚,深圳保利剧院门前人群涌动。此刻距离演出开始还有20分钟,正门外已排起长龙,大家有序核验身份,期待一睹心目中“不老女神”的风采。
与一周前舞台剧《寄生虫》的观众群体不同,本次在现场的多是中年夫妻,也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依结伴而来。想来,他们是刘晓庆的同辈人了。观众们的眼中写着期待与渴望,为了这场“有生之年”系列,大家特意在着装上打扮了一番,画上精致妆容、穿上明艳的长裙,捧场刘晓庆,一定要有仪式感。剧院大堂里,《武则天》的超大背景板立在大厅右侧,许多观众聚集在此合影留念。大厅中央还摆放着不少话剧衍生品,吸引大家争相围观。
视觉盛宴
不同于电视剧版时间轴式的线性叙事,话剧版《武则天》截取其人生中“立碑、立宠、立佛”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将历史上对武则天的不同声音,交予剧目中的角色来演绎。
话剧展示了武则天面对悠悠之口“功过自有人评说”的洒脱及坚毅,展现了她驾驭宫廷政治的非凡手腕,以及作为女性的个人魅力。刘晓庆大胆决定从60岁登基后的武则天开始演起,因为年龄相近,更能体会武则天这个角色,从而令她在舞台上对角色有更立体的理解与体验。用“武后”的回忆,带出年轻时的武媚娘,在白发苍苍与千娇百媚中穿梭,让人不禁感慨刘晓庆驾驭舞台的功底和闪电般的换装速度。难怪编剧金海曙曾说:“《武则天》的剧本,就是按刘晓庆来写的。”
这是刘晓庆第四次饰演武则天。对她来说,武则天于自己就像是一位朋友。在台上,她仿佛被武皇附体,霸气、高傲、华丽、果断……现场与银幕、荧屏的观感不同,话剧更考验演员的演技与功底。短短两个小时,台上的刘晓庆“一秒钟穿越40年”,不仅有曼妙妇人的柔情似水,更有权倾朝野的威严霸气。到了尾声,她又“秒变”成八旬老妪,鹤发棕衫、老态蹒跚。刘晓庆在舞台上集中释放才华,台下的观众的感受可用“应接不暇”来形容,简直一刻不舍得把眼睛从她身上移开。70岁的刘晓庆丝毫没有影响到武则天的气魄与气势,气场十足。走台依然精准,念白字正腔圆,瑰丽的服装、多变的造型,令台下观众置身于一场视觉盛宴。
话剧十年
很多人对刘晓庆的印象还停留在各种经典影视作品中。其实早在2012年,当时年满六十的她已经开始进军话剧舞台,她担纲主演的《金大班最后一夜》《风华绝代》等多部话剧作品均创下了票房奇迹。刘晓庆举起“不超越自己的事我是不做的”大旗,创造了中国话剧舞台一个又一个不可超越的神话。这10年的演出中,刘晓庆没有找过B角,每一场都是亲历亲为。此次深圳站是话剧《武则天》的第114场演出。我们其实可以透过这些角色,看到刘晓庆自己的人生。
刘晓庆的人生与所扮演、塑造的角色一样,充满戏剧性,跌宕起伏。她的七十年仿佛“活出了别人的几辈子”。与一千多年前的武则天仿佛有种暗合,刘晓庆在事业上也有着极强的野心,拒绝平庸,别人的70岁早已开启颐养天年的老年生活,刘晓庆依旧在演艺之路突破自己。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生,刘晓庆才比别人更坚强,更豁达。抛开女人的肉身,无论千年前的则天武后,还是今天的古稀晓庆,她们其实都比男人更果断、更霸气。也正是这种同命相连的感同身受,让刘晓庆在经历了几番心理斗争之后,依然决定接演话剧《武则天》。 “还是我演武则天最合适,因为我能感觉到她。现在出演与过去没有什么不同,江湖可以老,我还年轻。”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