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一小学家长在群里回复不参加研学,被老师踢出群、拉黑,太离谱了

提到研学,相信广大家长都不会陌生,这是一种融合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活动的教育模式。有的家长很支持,但也有的家长并不感冒。

在有些家长看来,研学是以学习和研究为目的实地探索和体验活动,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实践和体验可以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和开阔视野,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但也有家长认为,有的研学活动走马观花,学生们浅尝辄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对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并不是特别支持。

家长们对研学活动的不同态度,在参与研学活动一事上,也就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重庆某小学的一位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个研学旅游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研学旅行的天数、路线和费用。

本以为会获得广大家长的支持,不料,消息刚发出来,有家长就明确表示不参加这个活动。

不想参加活动的家长,可能是从费用角度考虑的,毕竟,不是每个家长都舍得掏1200元让孩子参加一个5天的研学旅行,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是个未知数。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应该认真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可这位老师比较任性,直接就把表态不参加活动的家长踢出群。



在家长看来,是否参加研学活动是自愿,说了句不参加活动就被老师踢出群,家长很难接受,于是,就与这位老师理论了起来,并表示会举报。

换成一般的老师,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找个台阶下,但这位老师太刚了,竟支持这位家长举报自己,不仅如此,这位老师还直接将家长拉黑了。



目前,这件事已经有了后续。官方得知此事之后非常重视,责成学校与老师进行沟通并得到了家长的谅解,家长也重新进入了班级群。

根据官方通报的情况来看,该校组织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参加的这期研学活动是自愿的,该教师没有事先征求班委的意见就把研学活动计划发到了家长群里。



得到了这些信息后,我们再来看家长和老师的反应、做法,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先来说说家长的反应,这项研学活动是自愿的,家长回复说“不参加”,其实没有任何问题,被老师踢出群、拉黑之后进行举报,实属无奈之举,当学校和老师来沟通道歉时,这位老师选择了和解,显得很大度,没有为难这位老师。

当然了,背后也有一个原因,孩子还在这所学校读书,只要还是这个老师教,选择谅解老师就是最好的做法,是为了孩子着想,不想让孩子受到区别对待。客观地说,保持了理智。



反观事件中的这位老师的反应和做法,我只能说:太离谱了!

第一,家长回复说不参加研学活动,直接就把家长踢出群,这是什么操作?我是看不懂,是没有支持你的工作,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既然这是自愿参与的研学活动,不管家长是否让孩子参加,作为老师,只有尊重家长的选择,而不是刻意为难家长。

第二,将家长踢出群还不够,还支持家长去举报,并把家长拉黑,这样的言行和举动,已经不能用冲动来形容,要么蠢要么傻。明明可以沟通、解释的事情,最后闹得惊动教委,这不是自己上赶着要官方通报自己吗?

第三,在我们普遍的认知里,都觉得老师有文化、有素质,为人师表是学生的榜样,但通过这件事可以说明,大多数老师都堪称学生的表率,但是,难免也有个别老师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看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家长群,本是老师和家长保持沟通,促进孩子成长和学业进步的渠道,但现实中的一些家长群,成为了老师的一言堂,让人感到很难接受。

学生们的成长,在学业上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家校合作很关键。老师和家长,都是希望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学到更多的知识,双方的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完全可以通过沟通、解释、协调处理好的事情,那就没必要搞得剑拔弩张,互相抱怨、互相不理解,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孩子们。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面对孩子们的教育,最好都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戾气,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家校合作才不至于偏离轨道。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研学旅行,都应该如此。

来源:新京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州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赵老师周三晚(3月26)带着孩子们批注老舍的《养花》,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打破了“寻找答案”的阅读思维模式,通过问题串的方式,理解了文章的思路和重点。赵老师首先让孩子们读题目,通过题目提问,猜测作者的写作意图:1.谁?在哪里?养了什么花?2.[全文]
    2025-04-03 05:13
  • 老师和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师生关系,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也是建立良好、默契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说出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事情,学生可以知道老师的心情和期望,老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心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全文]
    2024-12-15 03:50
  • “学校强制我们剪头发怎么办?不剪不让上课。”近日,我们收到来自邛崃市文昌中学学生小林同学的一则反映。小林同学说,学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发型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男生的头发长度不得超过一个手指头,即手指插入头发时,头发不得超过手指的厚度。如果不符[全文]
    2024-11-13 03:49
  • 留学生有一种痛叫“被误解的痛”。明明是实力强校,却总因为一个说起来有些奇怪的校名,让不了解的人误以为是什么野鸡大学。今天咱就来给各位正个名,我们学校,可好着呢~From Stoooges三士渡微信号:StooogesEducation01普[全文]
    2024-11-07 03:49
  • 教育这件事,细想来倒不复杂,它像是个调皮的谜语,表面难以捉摸,实则暗含玄机。孩子不听话?或许是我们偏执己见。孩子不洗鞋?说不定是大人一厢情愿的代劳让他看不到必要。父母啊,往往扮演了“积极抗议者”的角色,却忽视了引导者的职责。以洗鞋为例,看似[全文]
    2024-11-03 03:49
  • 很多学校将《小读者》指定为阅读书目小编得知时有些意外仔细了解后终于明白老师们的用心在杂志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大人读《读者》,孩子读《小读者》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中国最美期刊”《小读者》经过20年的实践检验它的内容质量是有目共睹的以培养孩[全文]
    2024-10-26 03:52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广州热线 gd.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