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无条件接纳孩子后,他彻底躺平了,该怎么办?”


  • “孩子现在休学在家,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我是真的又气又急。”

  • “我知道要无条件接纳他,所以一直都在忍,可还要忍多久啊?”

  • “孩子马上就要高三了,不能再耽搁了,再这样下去,整个人就废了。”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难题,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要接纳。

但她们发现,当自己接纳了孩子之后,孩子似乎并没有变好的迹象,反倒是自己愈发焦虑了。

这让家长们感到头痛:

到底怎么才算真正的“全然接纳”?

“全然接纳”就是任由孩子躺平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被迫接受,不等于全然接纳

很多家长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被迫接受”和“全然接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被迫接受”?

就是我们对孩子当下的现状,其实是不接受的。

我们打心底里不允许这一切的发生:不允许他不上学,不允许他玩游戏,不允许他的人生轨迹脱离自己的预期。

但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改变他了,于是虽然一万个不乐意,却也只能被迫接受现实。

可心里的倒计时秒表一直在滴答个不停,所以我们一天比一天焦虑,一天比一天没有耐心。


那什么才是“全然接纳”呢?

回想一下,孩子刚出生时的情景。

那时候的他,没有丝毫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依赖我们。

但我们不会嫌弃他,也不会担心他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是否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我们只是爱他,纯粹地、无条件地爱着这个刚刚降临的小生命。

这就是“全然接纳”。

我们不妨可以评断一下,当下的自己正处于哪种状态。

1、你允许一切正在自然发生。

允许他就是当下这个样子的,也不在乎他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爱他,就像爱一个婴儿般纯粹。

2、你对当下的一切非常不满。

你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是这个样子的,你只是被迫接受了现实。

你很想改变他,所以你特别焦虑!

你的答案是几?

你是否真的做到了全然接纳?


全然接纳,不代表彻底躺平

那么,全然接纳就是什么都不管了吗?

任凭孩子躺平玩游戏,不去改变他,也不去操心他的未来?

当然不是。

首先,全然接纳不包括价值判断。

我们接纳孩子不去上学,并不代表我们觉得他这样做是对的。

也不意味我们彻底放弃了他,或是顺从了他。

我们只是接纳了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评断,不试图改变。


其次,我们只需要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不需要接纳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孩子天天玩手机,成绩从前10名退到了30多名,再这样下去肯定考不上大学,这辈子都完了。”

我们只需要接纳“孩子玩手机,成绩退到了30多名”这个事实;

而不需要接纳“考不上大学,这辈子都完了”这一还未发生的事情。

很多家长之所以焦虑,就是因为在接纳了前者的同时,也接纳了后者;

强行让“玩手机,成绩倒退”与“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完蛋”产生了因果联系。

最后,接纳现状并不等于现状无法改变。

接纳孩子休学在家,天天玩手机,并不意味着接纳孩子一辈子碌碌无为。

接纳现状是因为一切已经发生,我们只需接纳就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已成定局,我们无力再去改变。

我们只是保持正念,活在当下;

而不是彻底躺平,放弃未来。


接纳了,孩子也不会马上变好

那么,当我们真正做到了全然接纳,孩子就会变好了吗?

不会,至少不会马上变好。

因为接纳,只能让事情不会变得更坏。

孩子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间产生的。

厌学休学也好,沉迷手机也罢,都不是这两天发生了些什么,才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而是过去这么多年,问题不断积累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才最终耗尽了孩子的生命力,导致他内心能量严重不足。

孩子为什么不愿上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上学的重要性吗?

并不是,而是他们在本能地躲避伤害。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损失趋避”。

即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所以会本能地想要避免损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你看到的是,孩子不愿上学,躺在床上玩手机;你想到的是,孩子不求上进,自甘堕落。

表象背后的本质,却很可能是:

  • 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别人,这让他产生了深深的 挫败感 。

  • 虽然他很清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相比较而言,他更加 无法忍受 那种令人绝望的挫败感。

  • 后来他发现,只要自己不去上学,躲在家里玩手机,就可以 逃避这种挫败感 ,甚至还能在游戏世界里 找到成就感 。

这才是他不愿去上学,天天玩手机的根本原因。

而类似这样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

所以,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就需要我们带着爱的觉知觉察,去发现孩子内心的那份恐惧。

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接纳了孩子,孩子就会变好了。

接纳只是疗愈的开始,

唯有爱,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

保持正念的觉知觉察,全然地去接纳,自如地给出爱。

用充实的爱的力量,去对抗现有的冲突,去填补现有的缺陷。

正念,是父母在面对青春期的养育难题时,要上的第一堂必修课。

第五期“正念父母”线下沉浸式体验课,将于12.23-12.24正式开启。

本期课程会在前四期的基础上做全新的升级,还有更多新的优惠福利。

详情请咨询小花老师。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州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江苏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清单(试行)的通知》,明确教育局局长、校长、校医、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学生等八类人群近视防控责任。小编摘录其中部分重要内容,一起来看!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局长从2024[全文]
    2023-11-12 02:24
  • 海南、宁夏、广东、山东、天津、陕西等地也公示了高校更名及升格事项。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1月3日记者获悉,一批高校更名、升格事项近日有新进展。河北省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建设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邢台健康医学[全文]
    2023-11-07 02:15
  • 允许孩子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感受人生的不同滋味。这亦是伟大的父母。作者 | 六六妈我的儿子小宇,今年上高一了。从小学到初一,他成绩都特别好,基本就没出过全班前五。当然,这也归功于这么多年我鸡娃的努力,从上小学开[全文]
    2023-11-05 02:26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以下简称“年会”)于2023年10月26—28日在京召开。10月26日下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武汉研课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开放·互鉴·融合:交叉学科建设与国际化拔尖创[全文]
    2023-11-04 02:14
  • “孩子现在休学在家,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我是真的又气又急。”“我知道要无条件接纳他,所以一直都在忍,可还要忍多久啊?”“孩子马上就要高三了,不能再耽搁了,再这样下去,整个人就废了。”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难题,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要接纳。但她们发现[全文]
    2023-11-03 02:22
  • 想学对自己有用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别人怎么说我不管,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谁还相信你?说干就干……16岁原本是读书的年龄,无论学习成绩好坏,家长往往都会敦促孩子全力以赴,这也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什么样的年龄就干什[全文]
    2023-11-03 02:21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3 by 广州热线 gd.newsfc.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